自古山东出豪俊,挥洒热血好少年。在滕州市南沙河镇房村党总支有这么一位优秀少年叫李聪。80后的他既是一名共产党员,也是一位退伍军人,平时的他是默默无闻的,工作起来不怕苦不怕累,疫情当前他是勇敢担当的,处理起基层村务一点也不马虎,在他的身上从不曾出现一丝的浮躁,有的只是疫情面前的必胜信念和对百姓的真情真心。
2020年是李聪进入基层工作后的第9年,从始至终他都没有虚度光阴,他有自己的座右铭——俯首甘为孺子牛。“自己是人民的公仆,就是要事事从人民利益出发,站在人民的角度多思考问题,很多问题就好解决了。”他是如此说的,也是如此做的。疫情来势汹汹,李聪做起数倍于从前繁重的工作,表现出的却是超出一般同龄人的沉稳和冷静。
在摸底排查工作中,他是一名称职的信息录入员。白天他同村干部一起,逐门逐户做好排查登记,询问百姓近期接触了什么人,疫情之前都去过哪里。夜晚他坐在电脑前,尽最快的速度录入着几个村的人员排查情况。他在北池村入户调查中,共排查出武汉大学返乡人员1名,其他省份务工人员6名,在做好登记上报的同时,每天他都按时对返乡人员查体温、做登记,并积极和户家沟通,确保他们在家进行自我隔离14天不出门。
坚守村口卡点,除了细心更需要耐心。自疫情以来,李聪自愿牺牲掉个人休息时间投入到卡点值勤之中,由于常年的驻村和前期的摸底排查,是不是自己村的人,他能够一眼认清。“少数村民耐不住性子,隔三差五在家待烦了就想串个门,甚至有南池村的,说自己是北池村的,要过来,这些村民你要是真摸不清,很容易被他们忽悠了。”李聪在卡点坚守时,时刻不忘对外来人员和本村村民进行防疫知识宣传,耐心对他们进行劝返,逐渐提高村民防疫意识,引导广大群众出门戴口罩、在家做消杀,杜绝麻痹大意和侥幸心理。
疫情时期,北池村共有三起丧事。李聪切实认识到人群聚集极容易引发大面积感染,为避免这种现象,他同村两委积极上门给丧事主家做工作,介绍疫情的严重性。通过反复耐心做工作,丧主最终同意不办宴席,最小范围的办理丧事。
功成不必在我,战“疫”必须有我。在基层防疫一线上,像李聪这样的80后,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,践行了新时代新青年的责任和担当,接过了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”的接力棒,他们振奋精神、凝心聚力、再接再厉,筑起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铜墙铁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