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新闻 国内 聚焦 财经 教育 关注 热点 要闻 民生1+1

您的位置:首页>教育 >

成效显著!“虚拟仿真”开辟历史学“抗疫”远程教学模式

来源:光明日报客户端    发布时间:2020-03-12 14:14:11

疫情阻课堂,虚拟相连通。

近日,北京师范大学影像史学实验室利用多年来“金课”“新文科”建设积累的虚拟仿真教学成果,为在线教学提供了可靠的历史学数字化教学内容选项和技术支持。通过多平台、多渠道、多手段保障线上历史教学实时顺利进行,在为高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,保障历史教学正常进行中发挥了显著作用。

未雨绸缪,探索虚拟仿真远程教学实验。从2018年开始,为落实教育部提出的建设“新文科”规划,北师大影像史学研究中心组织实施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,利用学校自主科研支持的项目,开发了“中华古文明起源-古代中国与世界历史学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平台”。以此为基础,该中心教师吴琼分别为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开设了中国影像史、历史学虚拟仿真和纪录片与影像历史等线上线下混合课程。疫情之下,虚拟方针线上教学发挥了显著作用。

十年坚持,打下“抗疫”教学基础。2011年,北师大历史学院率先在全国历史学科建设“影像实验室”。经过十年左右的建设,实验室开设了系列历史学“虚拟仿真”课程,采集影像史料、建设影像数据资源和虚拟仿真线上教学平台,积累了包括“虚拟仿真”在内的较为成熟的数字化历史教学资源和条件。2014年实验室获评“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虚拟现实北京市重点实验室”。依托历史影像实验教学的技术规范和内容分布,一批历史影像课程先后获奖。该校历史学院教师李凯的MOOC课程“儒家经典文献导读”获得“爱课程”平台“最美MOOC一等奖”;吴琼主持开发的“中华古文明起源-古代中国与世界”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在“第二届虚拟现实技术及应用创新大赛”获得高校创新奖,实验项目入选2019年教育部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计划。

2020年1月初,北师大历史影像研究中心、影像史学实验室等单位组织承办了“从史学理论到虚拟仿真——第六届全国影像史学学术研讨会”,探讨了传统史学研究和虚拟仿真远程教学的关系,确定了下一步具有历史学科特色的“金课”建设的内容和路径。

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,北师大历史学院瞿林东教授等的史学名家的治史历程与方法、杨共乐教授的古代罗马史等15门影像课程在“中国大学mooc”上线;孙立新教授的德国历史十二讲、宁欣教授的隋唐五代史专题等6门影像课程在“学堂在线”上线。截止发稿之日,共开设在线课程 23 门。

以历史影像实验为特征的历史教学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,提高了历史学专业发现问题和动手操作能力。在因疫情困校,无法正常上课的情况下,接受过影像史学技能训练,能写、能采、能拍、能编的历史学符合型人才正脱颖而出。实验室教师依靠远程在线操作,指导分布在不同省份的学生展开“抗疫”口述历史等相关研究,展现当代大学生的能力和担当。

频道精选

首页 | 城市快报 | 国内新闻 | 教育播报 | 在线访谈 | 本网原创 | 娱乐看点

Copyright @2008-2018 经贸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8004326号-5
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:52 86 831 89@qq.com